相爱中文网
相爱中文网 > 戴高山文集 > 洪濑采风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洪濑采风

 

陆。自此之后,戴氏分枝发叶,人丁兴旺,据统计,目前连海内外有五、六万人。

而据琉瑭戴氏族谱记载:琉瑭宫始建于明初,原址在龙珠山边,清初迁建于此,临水傍溪,风景秀丽。庙中供奉有本都主“关圣夫子”章侯府武德英侯(俗称“琉瑭相公公”),境主公、境主妈等神明。而章侯府武德英侯乃开基祖维清公从剑溪带来的戴氏全族祖佛。至于武德英侯的历史由来,由于无从考究,只能暂此搁笔。

原来,琉瑭宫实为古渡口,是“慈航普度,海晏河清”的保驾护航与纪念先贤登陆之海丝古地——琉瑭宫边的“普度公宫”就是为保佑来往船只安全而设立的。

琉瑭宫坐东看西,隔着东溪正对南安名山杨梅山,左侧是谯琉村水电站。立于宫埕溪岸的围栏处,但见一条大石坝横卧溪中,溪水自上而下,奔腾向东,在双溪口汇入晋江之后,又一路向东,流向东海。自上而望,是谯琉村水库,一片溪水茫茫,常有乡村渔汉架船于溪中捕鱼。往上则是前峰大桥。此桥未竟之时,那里曾是闻名四方的前峰古渡头,后来此桥建成,古渡头从此消失。向下而望,一条溪水顺流而下,数桥横亘其中。

背溪回望,是琉瑭宫的山门,三叠重山式屋顶之上,红绿相间的琉璃瓦贴面于上。飞龙走凤,燕尾流脊。山门之上刻有“海晏河清”四个大字,可见,此宫意在保船护航。进入山门拾级而上,便是被称之为“琉瑭古地”的琉瑭宫。重山式的屋顶上更是飞龙走凤,燕尾流脊。殿门前有四根辉绿岩雕成的青龙石柱,立体镂空,张牙舞爪,盘绕在柱子之上。

整个前殿境面自屋檐而下是木质结构,油漆光亮;再往下则是青一色的辉绿岩立体浮雕加红色石门及图案分割框。殿前开有三个门,中间大,两侧稍小!大门两侧的石柱上刻有一幅金字古联:“诡诈奸刁到庙倾诚何益;公平正直入门不拜无妨”正中的大门之上,则是“琉瑭古地”四个金色字体。

进入前殿,中间有一个天井。仰头而望,在两侧的屋顶上,各有一座小楼,疑似钟楼和鼓楼。将钟楼和鼓楼建造于天井两侧的阁楼之上,使得整栋庙宇在不大的区域内,拥有了寺院的整体结构,算是相对独特的一种造型了。低头回望后殿,前面亦有圆柱四根,殿中供奉关帝武圣爷,左侧是戴氏祖佛章侯府武德英侯,右侧为境主公和境主妈。后殿两侧各开有一个侧门,一般香客诚敬之后,都会直接从右侧的侧门走出。

自古以来,有庙必有榕,琉瑭宫的前后,也各有一株古榕,至于树龄何许,没人知道,在我知事的时候,和家母前来祭拜,这两株古榕树就长成现在这个样子了。

后面古榕之下是普度宫,顾名思义——众生普度。普度宫之后还有一个小庙室,大家都叫“池头妈”“池”自然是水塘,其意也是保佑众生免于水患的神。“池头妈”后面是水电站的深潭,谯琉村水电站就造于此,有一个曾经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碾米场。

1946年,琉瑭宫全面重修,1958年,因破四旧全部被毁,流传数百年的“相公公”金身,在此次破坏中永远消失。1981年,在各方人士及海内外华人华侨的支持下,琉瑭宫得以重建。后因各种原因,于2011年十月再次重建成今天的规模。

宫宇的左侧有一戏台,往左连接谯琉村水电站的入水渠边,建造了一座休闲公园,供村民休闲之用。黄昏时,立于公园亭台临水而望梅山落日,别有一番诗意。

4。仙溪古头岩

仙溪古头岩位于南安市洪濑镇前峰村,正是杨眉山下晋江上游的东溪边。原供奉观世音菩萨,始建于元朝初年,迄今已有近千年历史。

期间,仙溪古头岩经历过数度荒废,数度重修。20世纪60年代,因破旧立新,寺院一度被摧毁殆尽,遗址上一片荒芜。1992年,在海内外多方人士的倡议和支持下,该寺得以重建,主殿供奉释迦牟尼,药师佛和阿弥陀佛;左侧供奉观世音菩萨,右侧供奉地藏王菩萨。在当地,人们一直称呼它为——观音妈佛祖。

传说中,农历6月19日是观世音菩萨的生日,故洪濑镇附近的乡人都有谟拜观世音菩萨的习俗。那天周末,我和妻买了一点水果,开车去仙溪古头岩“诚心”一下。

我们家离仙溪古头岩只有一水之隔,立于自家三楼的楼顶上,可隐约感觉仙溪岩的地处,一条东溪之水自上而下,流经家乡洪濑镇。而正是这一水之隔,越过洪濑大桥,往前峰仙溪古头岩,却是需要不少路程的。仙溪岩正处于杨眉山脚的东溪边,坐西朝东。

车过洪濑大桥,进入西林与前峰交界的一片荔枝林,再往前峰沙田方向行驶,到有一块“仙溪岩”标识的石碑向右拐,进入乡村后再向右拐,往西林水电站方向驶入,就可见一个山门,上面写着——“仙溪岩”三个字。仙溪古头岩就在西林水电站上方一个小山包下,前后左右都有树木遮荫,中间是上下二进的主寺,两边各有两排护厝。

仙溪古头岩的规模说大不大,但名声说小也不小。正所谓“有仙则名”洪濑镇远近居户乡民,都慕名而来,到此诚心祈福,往来香客络绎不绝。

仙溪古头岩对面是洪濑镇镇区。自古以来,洪濑是福建省的名镇,因水流过溪,冲击溪中的鹅卵石,有水濑溪之势,故称——洪濑。立于寺前极目远望,可见东溪之水流过洪濑镇区,而后继续一路向东,缓缓汇入晋江,流向大海。

坡岸下,是洪濑西林水电站,一排石屋瓦房,几株香蕉映衬。北边的东溪背面,是延伸于远处的古齐山,形如卧牛。而对面的针织厂,有一片高楼映衬,使得整个风景相对协调有致。在蓝天白云之下,绿水青山。立于此处,确实小有风景,可以养眼传神。

每年,我们都要来仙溪岩几次。一是诚诚心,二是逍逍遥,三是看看风景。以此测量心与佛的距离,生命与宗教的距离,文明与传说的距离。

5。玉湖三王府

“三王府”原是民间俗名,西林玉湖三王府本名叫“泉南玉湖檺林寺”据说,原先此寺的前前后后,曾是一片檺林——故名“檺林寺”

檺林寺始建于明朝万历三年(公元1578年),因寺中供奉朱、邢、李三位王爷以及章、田、杨三位元帅,故称“三王府”那么,这三位王爷、三位元帅又是何许人呢?

原来,这朱姓王爷名叫朱佑,是东汉时的大将军,曾与东汉皇帝刘秀一起平叛打天下,建立东汉王朝,故而朱佑深得刘秀的器重,是为侯爷大将军矣。而邢王爷名叫邢炳,乃北宋时文武状元,其人文韬武略,忠君爱民,深得后人敬仰。李王爷名叫李良,南宋后期的抗元名将,因墙城被破之后,拔剑自刎,堪称一代忠烈。

而章、田、杨三位元帅中,有一人则是必须提及的,那就是抗辽名将杨六郎杨延昭,此人可谓家喻户晓。至于章元帅与田元帅,因少见经传,故无法深表,实对神明不敬。

单从中国历史来看,长期以来中原汉人为躲避战乱而大量南迁,特别在宋末,更因军事上节节败退,而导致国家沦陷,人民流离失所而大量南迁。明朝政权推翻元朝之后,使得皇权重归汉人手中。从民族角度来讲,笔者以为,对汉朝朱佑的敬奉,应该是中原南迁带来的旧神,富有汉家传承之风骨;而对宋代诸神的敬奉,则是宋后中原南迁遗民,对宋代民族英雄的敬仰。故檺林寺的信仰,实际上是道家的传承及儒家的精神寄托。

自古以来,檺林寺以庙小神灵而闻名遐迩。传说中,此庙原为一凤穴——凤者,英也,雄也,故此乃忠烈之地,实属儒、道精神的传承圣殿,自古以来,深得敬仰。——凤舞而升平,保佑着四乡平安兴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